周末又下起了大雨,涼意更加明顯,不想走出家門覓食,所以是個好適合吃韓國煎餅的季節。韓國的煎餅種類繁多,包括常見的海鮮、泡菜口味,還有櫛瓜、糖味等,是節慶祭祀所用的食物,也是隨手就可以完成的簡單家常點心,口感像是柔軟的蔥油餅。韓國朋友說,若是到一家不熟悉的韓國料理餐廳想點煎餅,海鮮煎餅是最不容易踩雷的口味,提供參考。

 

 

▲店外等候還能玩個小遊戲

 

▲嘗試觸摸海報,有特殊的聲響,很有趣味

不論是哪種口味,外面賣的韓國煎餅始終膩口,只是程度之別而已。某次機會和朋友來到台北車站附近,嚐到
HOYII北車站B1(一樓為添好運)的海鮮煎餅,竟一改過去對煎餅的油膩印象。這家餐廳名為飯饌韓式料理,由台中發跡到台北所開的分店,店內裝潢、配色很現代,人員也相當活潑,整體用餐氣氛不錯。選好心儀餐點在座位上以平板數位點餐,此時小菜也上桌了。韓國餐廳特有—無限供應的小菜文化,在台灣部分的餐廳中有不同的規則,像是續盤有限定次數的規則,但飯饌這裡的小菜可以放心吃安心續盤的(竹筴魚不算小菜不可續)。

 

 

這裡的餐點跟印象中「在台灣吃過的別家韓式料理」不太一樣,像是豆腐鍋的份量比較小、豆腐卻多到你舀的每一匙都是;海鮮煎餅的尺寸也小,厚度較厚。泡菜豆腐鍋的辣度以小辣來說就有味道了,只是鹹度不足,但韓式味噌的味道就比較重(賣相沒那麼好就沒拍照),當店員到桌邊關懷時可以反映並再回廚房調整;至於煎餅的表現,我們一致滿意,飯饌的煎餅不同於其他餐廳放盤子,而是都置於鐵盤上維持溫度;三公分厚的剖面放大了鬆軟的口感,如果以甜點來類比,就像略帶點嚼勁舒芙蕾鬆餅一般。

 

▲看看這厚度

▲底部很清爽

儘管完食後,鐵盤上仍有油,嘴唇上的油光卻很內斂。不過要將餅煎得像這樣有厚度,通常會用傳統烘蛋的技巧——以大量的油烹調——油都被麵糊吸收。雖不能確定飯饌的料理方式,但就我的感受,好像真的沒那麼油,如果會在意卡路里,還是點餐前先問一下店員為好。烤肉類建議選「牛小排」唯一正解,炒牛肉或豬肉的記憶點稍低。韓式裹醬式的炸雞,滋味主要來自外面醬汁,甜醬帶有醬油香,個人更喜歡這口味。

▲包肉生菜免費

▲翅+棒腿共6塊為一份

 

辣味、鹹味、甜味、鮮味,飽餐一頓後再睡個午覺,好像對於「明天是上班日」的憂鬱有很大的舒緩效果呢~

推薦菜色:海鮮煎餅、甜醬炸雞

 

 

 

飯饌韓式料理

0225472811

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6號B1

11:00-22:00

arrow
arrow

    Je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