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10 6/21)

 

前言

選擇音樂劇用來分析,主要是劇中角色會用歌曲唱出心中的情況,解讀容易不會出錯。又因為雨果的《巴黎聖母院》人人耳熟能詳,改編後的這部作品更受到全球觀眾喜愛,是值得分析的經典作品。

 

一、故事簡介

本劇改編自雨果鉅作。擔任全劇「主述」的遊唱詩人葛林果,是吉普賽女郎艾絲梅拉達有名無實的丈夫,艾絲梅拉達出於同情心,為了讓他免於被族人處死才允諾和他結婚。天生畸形、被巴黎聖母院收容而擔任敲鐘人的加西莫多,以及聖母院的副主教弗侯洛、與侍衛隊的隊長腓比斯,都情不自禁的愛上美麗的艾絲梅拉達。一生侍奉天主的弗侯洛,明知男女之愛是神職人員的禁忌,仍然難以自拔,而腓比斯雖然已有嬌美的未婚妻百合為伴,卻因生性風流而意圖染指艾絲梅拉達。加西莫多自慚形穢,只敢將愛意深藏心中。

艾絲梅拉達愛上了腓比斯,引起弗侯洛的妒恨,他趁著艾絲梅拉達與腓比斯幽會時,刺傷了腓比斯,然後嫁禍給艾絲梅拉達,要脅她以身相許,否則就要將她處死。她拒絕服從,被送上了絞刑台,加西莫多奮不顧身赴法場劫人,把她藏在聖母院中。

不久,吉普賽人的領袖克婁潘率眾攻打聖母院,意圖解救艾絲梅拉達,腓比斯率領衛隊擊潰了吉普賽群眾,克婁潘被殺,葛林果取代了領導人的地位。自知無力對抗軍隊的加西莫多,讓弗侯洛把艾絲梅拉達交給腓比斯,因為他以為腓比斯是來解救她的,未料腓比斯由於不敢再觸怒未婚妻,而宣布將艾絲梅拉達處死。悲憤之中,加西莫多把弗侯洛從鐘樓頂端推下,然後去解救艾絲梅拉達,只可惜為時已晚。他哀求劊子手的同意,抱走了艾絲梅拉達的遺體,躲藏在巴黎公墓的地窖裡,為艾絲梅拉達以死殉情。[1]

 

二、人物描繪

(1)加西莫多:獨眼駝背的畸形孤兒,被教堂(巴黎聖母院)副主教收養,終日躲在鐘樓擔任敲鐘工作,即鐘樓怪人。在「愚人慶典」上,對善良美麗的艾絲梅拉達一見鍾情。

(2)弗侯洛:巴黎聖母院副主教,收養加西莫多,卻將他視為手下。當他被艾絲梅拉達迷上時,還指派加西莫多去綁架艾絲梅拉達。對於加西莫多來說,他就是「崇敬」。

(3)腓比斯:帥氣的侍衛隊隊長,與富家千金百合有婚約,仍然著迷於艾絲梅拉達。但是自私懦弱,讓他被蒙蔽了雙眼,看不清真相。

(4)艾絲梅拉達:美麗的吉普賽女郎,愛著腓比斯,卻沒想到竟也是因為他而死亡。

(5)葛林果:遊唱詩人,故事的主要敘述者,也是艾絲梅拉達有名無實的丈夫。在故事之中參與度不高,有或無都不影響情節進行。

(6)百合:腓比斯的未婚妻,個性溫柔,但當愛情受到威脅,就會展現捍衛的決心。

(7)克婁潘:聚集於聖母院前的流浪者與乞丐的領導者。

 

三、劇情分析

這部作品是由雨果《巴黎聖母院》改編而來,主人公是畸形醜陋的敲鐘人加西莫多,卻因為愛上一位吉普賽女郎,被捲入錯綜複雜的多角戀情中,既殺了人後又殉情,從故事,我們可以很明確的判斷這是一部悲劇。它也具有悲劇的固定結構:

(一)中心人物具神性味,也顯天真,且往往是女性:第一幕第一場是由遊唱詩人葛林果開幕,但是唱著一首關於介紹劇中時代的歌曲,並不影響之後事件發生,可將其視為劇情之外。真正屬於劇中核心人物,第一個出場就是女性,艾絲梅拉達。她可以說是那群「非法移民」(劇中有同名曲目,也是劇中流浪者與乞者的自稱)中的小公主,既有令人震懾的美貌,在那美麗之下卻又天真的如同個孩子,毫不保留的表露情感,讓首領克婁潘提出警告:外界人心險惡。

(二)雖然保有天真,但漸漸進入成人的世界:這裡的天真,包括了加西莫多與弗侯洛。他們兩人一人成日躲在教堂中,不敢出門,沒有接觸過其他教堂之外的人;一人專心侍奉天主,對男女情愛早視為無物。不過,這兩人都因為艾絲梅拉達,讓他們的心境起了大波濤。

(三)雙重視點組織人物行動:在對艾絲梅拉達的愛戀逐漸增加的情況下,艾絲梅拉達與腓比斯私定終身(成功),引起弗侯洛的嫉妒,決定要使計栽贓嫁禍報復。(毀滅)而加西莫多則是失望到無法繼續他最愛的工作——敲鐘。

(四)走向毀滅的典型:艾絲梅拉達遭嫁禍,被指控刺傷侍衛隊長腓比斯。弗侯洛審判她,並加上她施行妖術的罪名(所以讓神職人員也迷戀她);腓比斯為了安撫未婚妻,也聲稱自己受到艾絲梅拉達妖術的迷惑。艾絲梅拉達罪名成立,將被判以絞刑。弗侯洛探監,要求艾絲梅拉達陪他一夜,即可免死。艾絲梅拉達不從,弗侯洛欲強行施暴,卻被克婁潘帶領的群眾襲擊。克婁潘是加西莫多放進來的,加西莫多因為對副主教的情慾以及艾絲梅拉達的選擇感到失望,終於背叛了多年養育他的弗侯洛

(五)經驗中的命定性:加西莫多救下艾絲梅拉達,將她帶到他的地盤——聖母院鐘樓,贈予一個哨子,並告知她,如果有需要,吹響哨子,他必定會出現在她身旁。其實加西莫多也知道,艾絲梅拉達不會吹那個哨子,因為她心繫於帥氣挺拔的腓比斯,感嘆自己為什麼生的如此醜陋,叫人情何以堪?艾絲梅拉達頓悟到自己是為愛而生、為愛而死。

(六)相互殘殺:弗侯洛下令腓比斯驅離所有寄生在聖母院的遊民,腓比斯大肆屠殺,克婁潘死於混亂之中。而腓比斯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,處死了艾絲梅拉達,觀看處決的弗侯洛,無意中透露出自己是始作俑者。加西莫多怒不可赦,推下位於塔頂的弗侯洛致死,又衝破戒備,搶過艾絲梅拉達的屍體,與其共赴黃泉

 

四、人物分析

沒有如神祇般的英雄,主人公加西莫多是醜陋、畸形、無助、遭人戲弄的,讓觀眾有無限同情,這是部低模仿悲劇。但是也可以將它視為諷刺作品:醜陋的加西莫多是愛慕艾絲梅拉達的男人中,心地最為美麗也最勇敢的一個。

被視為神的僕人的副主教弗侯洛,竟有著魔怪形象,意圖佔有艾絲梅拉達的軀體。也因為他具有神職人員的身分,在人民的眼中,他說的話、做的事都有如同「神諭」的背書,以至於為報復而栽贓艾絲梅拉達為妖女時,沒有人出面搭救,(腓比斯)還跟從附和。

名字中具有「太陽」象徵光明意義的腓比斯,卻也做了苟且之事。與艾絲梅拉達結合,心中又放不下未婚妻,無法選擇想同時擁有。當被發現出軌時,竟又把口中的「最愛」說成是因為妖術而誤入的「圈套」。種種事件,除了外貌之外,無可稱之為「腓比斯(太陽)」。

另外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在原著中,沒有的角色,而劇中出現的人物:葛林果。

葛林果是遊唱詩人,他唱了兩首較為重要的歌曲,一為〈大教堂時代〉,另一為〈腓比斯的意義〉。第一首的歌詞(簡略):

 

這個故事發生於

美麗的巴黎

時值一四二八年

敘述愛與慾望的故事

……

那是個信仰的時代

大教堂四處興建

世界進入了

一個新的紀元

人類企圖攀及星星的高度

鏤刻下自己的事蹟

在彩色玻璃或石塊上

 

信仰的時代已成雲煙

一群群野蠻人

菌集在各個城門

異教徒和破壞者紛紛湧進

世界臨近末日

預言了西元兩千年的今日

預言了西元兩千年的今日[2]

 

這首像是為觀眾先導覽一遍戲劇的歌曲,充滿預言性質。而另一首〈腓比斯的意義〉則是與艾絲梅拉達對唱,短短的歌曲,是艾絲梅拉達問,葛林果回答,唱出了在拉丁文中「『腓比斯」指的是太陽。」

若是硬要為葛林果這個角色按加上一個劇中的職位,便是「智者」。他既有預言的能力(曲目〈大教堂時代〉),又具有智慧,懂得許多古老語言(曲目〈腓比斯的意義〉)。

 

結語

雨果當初的原創,於十九世紀,是浪漫主義的時代,但是他個人作品風格又有偏向自然主義。於是作品以社會黑暗為主題,佐以淒楚動人的感情(無論是淺而易見的愛情,或是嫉妒、怨恨及慾望都有)而成。但是在音樂劇的改寫下,磅礡音樂、力與美的肢體舞動,讓《鐘樓怪人》更像一部史詩。

相信觀眾同情著加西莫多的癡情,也被音樂劇的氣勢深深感動著。

 

全文完

 


[1] 〈劇情簡介〉《博客來DVD 鐘樓怪人 音樂劇DVD(雙碟版)》

[2] 〈推薦曲目〉《Notre Dame de Paris鐘樓怪人詳實導覽手冊》

arrow
arrow

    Je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